Tham khảo Tây_Hạ

Văn hiến

  1. 徐俊 (tháng 11 năm 2000).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. Vũ Xương, Hồ Bắc: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. tr. 274–277. ISBN 7-5622-2277-0
  2. 李範文〈討論西夏黨項族的來源與變遷〉. 載《西夏研究論集》.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. 1983年.
  3. 1 2 3 4 5 6 7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二章 党項羌歷史的童年〉 第55頁-第79頁.
  4. 1 2 3 4 5 6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六章 中學西漸:西夏的政治制度〉 第161頁-第164頁.
  5.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三章 開盛時期的大夏國〉 第83頁-第117頁.
  6. 1 2 3 4 5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六章 中學西漸:西夏的政治制度〉 第167頁-第174頁.
  7. 1 2 3 4 5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三章 開盛時期的大夏國〉 第117頁-第121頁.
  8. 1 2 3 4 5 6 《中國通史》〈第七卷 中古時代‧五代遼宋夏金時期‧第五節西夏的文化藝術〉
  9. 《新唐書‧卷第二百二十一‧西域上》:「其地古析支也,東距松州,西葉護,南舂桑、迷桑等羌,北吐谷渾。處山谷崎嶇,大抵三千里。」
  10. 《资治通鉴‧卷第二百五十四》:「宥州刺史拓跋思恭,本黨項羌也,糾合夷、夏兵會鄜延節度使李孝昌於鄜州,同盟討賊。......以拓跋思恭權知夏綏節度使。」
  11.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《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》〈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-遼與夏〉 第33頁-第39頁.
  12. 1 2 3 4 5 6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四章 嬗變:從興盛到滅國〉 第122頁-第148頁.
  13. 1 2 3 4 第三节 蒙古的进攻与西夏的灭亡
  14. 《西夏书事‧卷第三十九》:"嘉泰三年、金泰和三年、夏天庆十年三月 策士。赐宗室尊顼进士及第。遵顼,齐王彦忠子……。遵顼端重明粹,少力学,长博通群书,工隶篆。延祐廷试进士,唱名第一,令嗣齐王爵。未几,擢大都督府主。"
  15. 《元史‧卷第一百二十‧察罕传》,相关记载:"众方议降,会帝崩,诸将擒夏主杀之,复议屠中兴,察罕力谏止之,驰入,安集遗民。"
  16. 1 2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三章 開盛時期的大夏國〉 第113頁-第117頁.
  17. 《宋史‧卷第四百八十六‧夏國下》:「河之內外,州郡凡二十有二。河南之州九:曰靈、曰洪、曰宥、曰銀、曰夏、曰石、曰鹽、曰南威、曰會。河西之州九:曰興、曰定、曰懷、曰永、曰涼、曰甘、曰肅、曰瓜、曰沙。熙、秦河外之州四:曰西寧、曰樂、曰廓、曰積石。」
  18.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六章 中學西漸:西夏的政治制度〉 第164頁-第166頁.
  19. 1 2 3 4 西夏的歷史與文化 李華瑞
  20. 《简明西夏史》〈第三章西夏国家的建立‧第二节建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〉
  21.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五章西夏國家的繁榮 第三節以法治軍〉
  22. 《金史‧卷第一百三十四‧西夏》
  23. 《宋史‧卷第四百八十五‧夏国傳上》:「有炮手二百人,号泼喜,陡立旋风炮于橐驼鞍,纵石如拳。」
  24. 《宋史‧兵志》:「鐵鷂子者,百里而走,千里而期,最能倏往忽來,若電擊雲飛。每於平原馳騁之處遇敵,則多用鐵鷂子以為衝冒奔突之兵。」
  25. 《宋史‧兵志》:「步跋子者,上下山坡,出入溪澗,最能逾高超遠,輕足善走」,「山谷深險之處遇敵,則多用步跋子以為擊刺掩襲之用」。
  26. 1 2 3 秦陇文化—西夏民族宗教—西夏的人口之考要
  27. 《宋史‧第四百八十六卷‧夏國傳下》:「元昊既悉有夏、銀、綏、宥、靜、靈、鹽、會、勝、甘、涼、瓜、沙、肅,而洪、定、威、龍皆即堡鎮號州,仍居興州,阻河依賀蘭山為固。始大建宮……置十二監軍司,委豪右分統其眾。自河北至午臘蒻山七七萬人,以備契丹;河南洪州、白豹、安鹽州、羅落、天都、惟精山等五萬人,以備環、慶、鎮戎、原州;右廂宥州路五萬人,以備鄜、延、麟、府;右廂甘州路三萬人,以備西蕃、回紇;賀蘭駐兵五萬,靈州五萬人,興州興府七萬人為鎮守,總五十餘萬。」「諸軍兵總計五十餘萬。別有擒生十萬。興、靈之兵,精練者又二萬五千。別副以兵七萬為資贍,號御圍內六班,分三番以宿衛。每有事於西,則自東點集而西;於東,則自西點集而東;中路則東西皆集。」
  28. 《續資治通鑒長編‧宋仁宗慶曆四年》:「(趙師民)羌賊所盜陝右數州,於本路十分之二;校其人眾,七八分之一;雖兼戎狄,亦不過五六分之一。」
  29. 《隆平集》:「在德明,兵十餘萬而已,曩宵(即元昊)之兵逾十五萬」
  30. 赵文林與谢淑君. 《中国人口史》. 276頁—279頁.
  31.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六章 中學西漸:西夏的政治制度〉 第174頁-第175頁.
  32. 《宋史‧卷第四百八十六‧夏國下》:「其地饒五穀,尤宜稻麥。甘、涼之間,則以諸河爲溉,興、靈則有古渠曰唐來,曰漢源,皆支引黃河。故灌溉之利,歲無旱澇之虞。」
  33. 《西夏书事‧卷第三十二》:「夏贞观十年,宋大观四年秋,瓜、沙、肃三州大饥,乾顺命发灵、夏诸州粟赈之。」
  34. 《辽史‧卷第一百一十五‧西夏外纪》:「土產大麥、蓽豆、青稞、皞子、古子蔓、堿地蓬實、蓯蓉苗、小蕪荑、席雞草子、地黃葉、登廂草、沙蔥、野韭、拒灰、白蒿、堿地松實。」。
  35. 昊王渠遺址
  36.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七章西夏的社会经济‧第二节西夏的农业〉
  37. 《金史‧卷第一百三十四‧西夏》:「土宜三種,善水草,宜畜牧,所謂涼州畜牧甲天下者是也。」
  38.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七章西夏的社会经济‧第一节西夏的畜牧业与狩猎业〉
  39. 叶隆礼:《契丹国志‧卷第二十一‧外国贡进礼物‧西夏国贡进物件》:「沙狐皮一千张,兔鹘五只,犬子十只等」。
  40. 《西夏书事‧卷第三十二》:「(夏崇宗時期)吾朝立国西陲,以狩猎为务」
  41. 《天盛改舊新定律令‧司序行文門》:「有刻字司、造案司、金作司、絹織院、首飾院、鐵工院、木工院、造紙院、磚瓦院、出車院等」
  42. 1 2 3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七章西夏的社会经济‧第三节 西夏的手工业〉
  43.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‧卷第一百四十六‧庆历4年正月庚子》:「以青盐价贱而味甘,故食解盐者殊少」、「峻青白盐之禁……重为法以绝之」。
  44. 《涼州修護國寺感通塔碑》云:「況武威當四沖地,車轍馬跡,輻湊交會,日有千數」,「眾匠率職,百工效技」。
  45. 1 2 3 4 5 6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七章西夏的社会经济‧第四节 西夏的商业〉
  46. 《續資治通鑒長編‧卷第一百五十,慶曆四年六月》:「(富弼言)得中國土地,役中國人力,稱中國位號,仿中國官屬,任中國賢才,讀中國書籍,用中國車屬,行中國法令」。
  47. 《略論西夏文化同河隴文化的關係》,載《西夏史研究》,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。
  48. 1 2 3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〈第五章 佛教王國〉 第150頁-第160頁.
  49. 虞集. 《道園學古錄‧卷第四‧西夏斡公畫像贊》:「西夏之盛,禮事孔子,極其尊親,以帝廟祀,乃有儒臣,早究典謨,通經同文,教其國都,遂相其君,作服施采,顧瞻學宮,遺像斯在,國廢時運,人鮮克知」
  50. 《西夏書事‧卷第三十一》:「立蕃學以造人士,緣時正需才,故就其所長,以牧其用。」
  51. 《宋史‧卷第四百八十五‧夏國傳上》:「字形體方正,類八分,而畫頗重複」
  52. 1 2 3 《中國通史》〈第七卷 中古時代·五代遼宋夏金時期(上冊)·第五節西夏的文化藝術〉
  53. 聶鴻音.《西夏文夏圣根贊歌考釋》.《民族古籍》.1990年第1期。
  54. 陳炳應. 《西夏諺語——新集錦成對諺語》. 山西人民出版社. 1993年版。
  55. 1 2 3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五節西夏的科學〉
  56. 《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》〈西夏 第四章 以佛教為主的宗教信仰〉: 第208頁.
  57. 《隋書‧卷第八十三‧党項傳》:「三年一聚會,殺牛羊以祭天。」
  58. 《宋史‧卷第四百八十五‧夏國傳》:「篤信機鬼,尚詛祝。」
  59. 王尧. 《西夏黑水桥碑考补》. 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》. 1987年第1期.
  60. 《宋史‧卷第四百八十六‧夏國傳下》:「不恥奔遁,敗三日,輒復至其處,捉人馬射之,號曰『殺鬼招魂』」。
  61. 《簡明西夏史》〈第八章西夏的文化‧第三节西夏的宗教〉
  62. 《續資治通鑒長編‧卷第一百六十二,慶曆八年正月辛未》:「寧明,喜方術,從道士路修篁學辟穀,氣忤而死。」
  63. 《馬可波羅遊記‧第四十章‧唐古忒省》:「人民信奉佛教。居民大部分是土庫曼族,少部分聶斯脫利派基督教徒和回教徒。」
  64. 《馬可波羅遊記‧第四十四章‧甘州城,偶像的特徵》:「基督教在該城建築了三座宏偉壯麗的教堂,而佛教徒根據全省信徒的需要,建築了更多的廟宇庵堂。」
  65. 《西夏书事‧卷第十二》
  66. 《蕃漢合時掌中珠》:「三弦、六弦、琵琶、琴、箏、箜篌、管、笛、簫、笙、篳篥、七星、吹笛、擊鼓、大鼓、丈鼓、拍板。」
  67. 《遼史‧卷第一百一十五‧西夏外紀》:「有疾但占筮,令廝者送鬼,或遷他室,謂之『閃病』」
  68. 《文海‧脈阻條釋》:「此者疾也,患血脈不通之謂」。
  69. 《文海‧傳染條釋》:「此者傳染也、傳病也,染惡瘡等之謂」。
  70. 《文海‧病患條釋》:「此者患病也,……四大不和也」。
  71. 《金史‧卷第一百三十四‧西夏傳》:「乞良醫為得敬治疾,詔保全郎王師道佩銀牌往焉」。
  72. 《金史‧卷第一百三十四‧西夏傳》:「詔太醫判官時德元及王利貞往,仍賜御藥」。
  73. 宋太平老人.《袖中锦》. 收《学海类编》集余四.
  74. 《梦溪笔谈‧第十六卷‧器用》
  75. 崔红芬,文志勇 (2007). 2017561/ “《西夏皇帝尊号考略》”. 宁夏大学学报 (人文社科版). 

Thư mục tham khảo

Wikimedia Commons có thêm hình ảnh và phương tiện truyền tải về Tây Hạ.
  • 《中國通史·宋遼金元史》,王明蓀,九州出版社,ISBN 978-7-5108-0061-0
  • 《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》,李躍龍,世潮出版社,ISBN 957-776-456-8
  • 《簡明西夏史》,李蔚,人民出版社,ISBN 978-7-01-002437-0
  • 《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》,地球出版社編輯部,地球出版社,ISBN 957-714-048-3
  • 《征服王朝的時代》,竺沙雅章,稻香出版社,ISBN 4-311-30446-3
  • 《遼史金史西夏史》,劉鳳翥、李錫厚、白濱,香港中華书店,ISBN 962-231-934-3
  • 《遼金西夏史》,李錫厚、白濱,上海人民出版社,ISBN 7-208-04392-2
  • Herbert Franke(傅海波)& Denis C. Twitchett(崔瑞德)編:《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8)。
Thời kỳ Ngũ Đại Thập Quốc, Liêu, Tống, Hạ, Kim
Thời kỳ triều Đường
- 907
Thời kỳ Ngũ Đại, Tống, Liêu, Tây Hạ, Kim
907 - 1279
Thời kỳ triều Nguyên
1279 -
Thời kỳ Ngũ Đại Thập Quốc
907 - 979
Thời triều Tống
960 - 979 - 1279
Đường
- 907
Ngũ Đại
907 - 960
Bắc Tống (bị Kim diệt)
960 - 1127
Nam Tống
1127 - 1279
Bị Nguyên
diệt
Hậu Lương
907 - 923
Hậu Đường
923 - 937
Hậu Tấn
936 - 947
Hậu Hán
947 - 951
Hậu Chu
951 - 960
Thập Quốc
907 - 979
Bị Tống
diệt
Tùng Mạc đô đốc phủ
- 906
Khiết Đan Quốc, Nhà Liêu (bị Kim diệt)
907 - 916 - 947 - 1125
Tây Liêu
1132 - 1218
Bị Mông Cổ
diệt
Bắc Liêu
1122 - 1123
(phiên thuộc triều Đường) Định Nan tiết độ sứ (bị Tống diệt)
- 982
chính quyền Hạ châu
982 - 1038
(Độc lập từ Tống) Tây Hạ
1038 - 1227
Bị Mông Cổ
diệt
(phiên thuộc triều Liêu) Nữ Chân(Độc lập từ Liêu) Nhà Kim
1115 - 1234
Bị Mông Cổ
diệt
(phiên thuộc Liêu) Mạc Bắc chư bộ Trở Bốc, Hiệt Kiết Tư(phiên thuộc Liêu, Kim) Mạc Bắc chư bộ Khắc Liệt, Nãi Man, Mông Cổ...
? - 1271
(độc lập từ Kim)
Đại Mông Cổ Quốc
1206 - 1271
Nguyên
1271 -
Đại Trường Hòa
902 - 927
Đại Thiên Hưng
928 - 929
Đại Nghĩa Ninh
929 - 937
Đại Lý Quốc
937 - 1253
Bị Mông Cổ
diệt